
中方融媒6月24日讯(通讯员:黄梦环)近日,中方县桐木镇遭遇强降雨侵袭,全镇干群以“民有所呼、我必有应”的担当,在道路清障、安置服务、禽畜照料等方面迅速行动,用“看得见的温暖”筑牢民生安全屏障。从塌方路段的挥汗清障到安置点的热乎晚餐,从鸡舍前的细心投喂到群众眼中的安心笑容,桐木镇干部以“事无巨细”的守护,让防汛工作既有力度更有温度。
清障除枝保畅通:冒雨奋战打通“出行脉络”
持续性强降雨导致桐木镇辖区县道多处塌方,直径超20厘米的树枝与泥石混合堆积,阻断交通命脉。“必须尽快清理出来,让群众安全出行!”宝寨村镇村干部第一时间组建突击队,携带油锯、砍刀、铁铲冒雨作业,砍断倒伏树木、清运树枝杂物,同步设置反光警示标志。突击队员们身披雨衣连续奋战3小时,徒手搬运碎石树枝,最终打通2处塌方路段,让受阻的县道恢复畅通。过往的货车司机黄师傅感慨:“早上路过时路已经清出来了,干部们清早就开始干活,真是不容易!”
暖心烹餐安民心:村部食堂飘出“家的味道”
在村部的临时安置点,镇干部杨龙建化身“炊事员”,为转移群众准备热乎晚餐。厨房内,有人切配时蔬,有人掌勺烹炒,有人分装餐食,不一会儿,水煮鱼、苦瓜和丝瓜汤的香气便弥漫开来。“知道大家走得急,没顾上带吃的,赶紧趁热吃口热乎饭。”安置群众向其军捧着饭碗眼眶泛红:“洪水来了心里慌,但看到干部们忙前忙后做饭,就像在家一样踏实。”
悉心饲禽稳民忧:干部变身“临时饲养员”
得知部分养殖户转移后家中禽畜无人照料,桐坪村村干部主动担起“饲养员”职责,每日往返3公里为群众投喂鸡鸭。“唐大爷家的20只土鸡、杨婶家的10只鸭,饲料和水都得按时添,这都是老乡们的心血。”村干部潘霞霞蹲在鸡舍前,仔细将玉米粒撒进食槽,还不忘拍照发给安置点的群众看。“看到手机里鸡群吃得欢,我这心就放下了!”安置点的群众说道。截至目前,干部们已为安置的8位群众照料家禽120余只,消除群众“人在安置点、心挂家里禽”的担忧。
从道路清障的“机械轰鸣”到安置点的“锅碗瓢盆”,从鸡舍前的“俯身投喂”到群众口中的“感恩之言”,桐木镇干群用“小事见真情”的坚守,将防汛责任化作温暖民心的实际行动。正如转移群众杨昌玉所说:“洪水无情人有情,只要干部在,我们就有主心骨。”这份风雨同舟的凝聚力,正是桐木镇抵御汛情最坚固的“堤坝”。
责编:杨丽群
一审:杨丽群
二审:蒲书琴
三审:钦佩
来源:中方县融媒体中心
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,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!
中央城市工作会议,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!
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(7月7日—7月13日)
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
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
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
学而时习之|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
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
看图学习丨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 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